油漆涂料施工工艺
预热时间对油漆热喷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预热温度不够,工件吸热量偏少,则表面温度低,粉末喷涂后粘附不上工件表面,涂层厚度很难控制均匀,预热温度过高,工件吸收热量过多,表面温度偏高时,粉末喷涂后容易流挂,涂料严重的还产生炭化现象。这会影响涂膜的物理、化学性能。另外,不同的粉末对于预热的要求也不同,必须严谨对待喷涂:喷涂操作时应掌握喷粉量、喷枪与工件间的距离、喷涂次数和喷枪运行的轨迹,同时还应注意粉末的回收喷粉量。
喷粉量是涂膜获得厚度和均匀度的最重要的工艺参数。热喷涂时要求有较大的喷粉量,醇酸调和漆一般为200~300g/min。粉末完全靠工件本身贮存的热量来熔融粘附于工件的表面。由于工件离开烘炉后,温度很快冷却下降,为了确保工件得到一定的上粉率,必须在工件表面温度降至低于粉末熔融温度之前上粉。因此除了提高喷涂速度外,保证足够的喷粉量是非常重要的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在没有静电作用的情况下,热喷涂枪头与工件的距离一般保持在120~150mm之间,距离太远,上粉率低,扩散到空间的粉尘比例高,枪头与工件的距离太近,粉末撞击工件表面引起的反弹量增大,这也会降低上粉率,只有当枪头与工件表面保持恰当的距离时,聚氨酯漆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上粉率喷涂次数:热喷涂操作时,有时一次喷涂还不能达到规定的涂膜厚度。
这是因为工件预热所获得的热量散失速度较快,即使连续喷涂粉末也无法增加粉末的熔融数量,这种情况下只能将工件重新送进烘箱进行第可剥漆二次加温预热,升温至高于粉末熔融温度后,再出箱喷涂,直到涂膜厚度达到要求后才进行固化处理。特别指出的是,有些粉末涂料不宜多次喷涂,如聚乙烯粉末涂料多次加温,容易产生老化和降低涂膜性能。防锈漆喷枪运行轨迹:热喷涂应用的对象主要是防腐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件,喷枪操作时有机械操作和手工操作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