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喷涂法的优点在于能用于涂饰任何形状和各种表面轮廓的零部件或制品。与手工涂饰相比,涂层的质量好,生产率也高很多。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涂料损失很大,这包括雾化损失、涂料射流落到被涂饰表面以外以及从被涂料表面反射而造成的损失。据统计,喷涂柜类木制品时,涂料损失约为30%,喷涂柜架结构的木制品时,涂料损失可高达70%。因此,为保证喷涂质量,尽可能减少涂料损失,就必须针对涂料缺点(工作黏度、干燥速度等)、喷枪的性能(喷孔直径、涂料及空气喷出量、涂料射流的形状及宽度等)、喷涂设备和操作技术的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操作工艺流程,并严格付诸实施。对喷涂质量和效果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下:
1- 涂料黏度 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气压喷涂,要求涂料的工作黏度比手工刷涂时低些,通常在20-60s(涂-4)范围内。黏度高就需要压缩空气有较高的压力。工作黏度过高,常使涂料分散不好。射流中的涂料微粒很粗,导致涂料表面粗糙,甚至射流时断时续,出现大颗的涂料滴出。反之,工作黏度过低时,涂层容易产生流挂,涂料的固体分含量太低,涂层太薄,需要多次反复喷涂,才能达到预定的厚度。根据试验统计,使用于气压喷涂的涂料工作黏度为:硝基漆16-18s,氨基漆18-25s,醇酸漆25-30s(均为涂-4)。在保证涂饰质量的前提下,涂料的工作黏度应尽可能低些,以减少喷涂时的涂料雾化损失。
2- 工作压力 喷枪所用空气压力应当与涂料的工作黏度相适应,以保证涂料均匀而充分地分散,否则将导致漆膜表面粗糙,甚至形成“橘皮”。反之,如压力过高,喷涂时易产生流挂,并加大涂料损失。喷枪使用的空气通常在0.2-0.5mpa范围内。
导入供漆罐中的空气压力,也应根据涂料品种和黏度以及输漆软管的长度来适当地调节。对于低黏度涂料,输漆软管长度为2-3m时,供漆罐内的空气压力常保持在0.12-0.13mpa左右。含有重颜料的黏度较大的涂料,空气压力应在0.15mpa以上。压力过大或过小,都将使供漆不正常,影响喷涂质量。
3- 喷涂操作 气压喷涂时,要针对被涂饰表面的形状、尺寸,涂料的工作黏度和喷枪的型号,确定最适当的喷涂距离。为保证涂层厚度均匀、流平性好,无流挂、起皱、橘皮等缺陷,喷涂时,正确地保持喷枪与被涂饰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关重要。
如果喷涂距离过大,特别是在喷涂快干涂料时,涂料微粒尚未达到被涂料表面之前,由于溶剂迅速挥发而变成半干状态,使涂层黏度增大,流平性差,甚至引起“粒子”和“橘皮”等漆膜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漆雾损失也随之增大,一次喷涂的涂层很薄,喷涂效率低,形成的漆膜也缺少光泽。涂料工作黏度越低,这种现象也越严重。当喷涂距离过小时,容易引起涂层表面流挂、起皱等缺陷。甚至发生射流从被涂饰表面反射的现象,涂层厚度极不均匀,漆膜质量差。喷涂时适当的喷涂距离是:小型喷枪为15-20cm,较大型喷枪为20-25cm。
除了喷涂距离以外,为保证涂层厚度不均匀,还必须注意喷枪与被涂饰表面的相对位置、持枪移动的速度以及相邻两涂饰带的正确搭接。当喷枪头倾斜时,涂层断面厚度即出现明显的不均匀,唯有当喷枪与被涂饰表面互相垂直时,涂饰带断面两边缘厚度逐渐减小,而中部的厚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为使喷枪相对于被涂饰表面始终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喷涂时喷枪就必须平行于被涂饰表面移动,移动速度要适当,太慢则容易出现流挂,太快又会涂饰不足。在整个喷涂过程中,喷涂距离和喷枪移动速度都应尽可能保持固定不变。移动喷枪形成涂饰应注意使之与相邻的前一个涂饰带搭接好。如果第一道喷涂时是纵向移动喷枪,则第二道喷涂应横向移动,使涂饰带相互交叉,涂层厚度尽可能均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