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电阻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对500℃到800℃的油漆热处理温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比较了热处理样品在各种不同外电压下的阻性电流对于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外加电压的大小对于ir-t曲线形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环境温度的影响则是很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未热处理的样品还是热处理的样品,其ir-t曲线都有两个显著不同的区段:低温段和高温段。100~125℃是两个区段的过渡范围。在500℃以下热处理。
ir值基本不变,高于这一温度进行热处理,两个测试温度区段中的ir值都增大,在500℃以下热处理,低温段的活化能都不改变;在600℃热处理,活化能从0.183突然上升到0.244;油漆在600~700℃热处理,活化能保持不变;在800℃热处理活化能又减小。高温区段的活化能的数值较大,高于低温区段的活化能而且在700℃以下热处理,这个数值都保持不变,然后急剧下降到较小的数值。为了区别低温段和高温段的e值,对油漆各种热处理条件下的e值进行有显著差别的比较。这些实验结果与其他文献中关于热处理的研究结果综合在一起,越来越清楚地看出:在这一温度范围中,晶界结构的特性发生了某些基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压敏电阻的稳定性提高了。
就这一点而言,600~700℃这一温度范围可以看成是特有的对于zno压敏陶瓷热处理的研究为许多学者关注,迄今已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油漆,也提出了一些物理模型,但这些模型只能解释部分试验现象。为了进一步完善解释热处理对zno压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效应应作进一步讨论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