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度的应用及测试
耐火度是油漆评定耐火材料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但是,不能作为制品使用温度的上限。对由单相多晶体构成的耐火材料,其耐火度一般低于晶体的熔点。但是,有些耐火材料,如当形成的液相粘度很高时,其耐涂料火度也可高于熔点耐火材料试锥在高温下的弯倒程度,主要取决于液相与固相的数量比、液相的粘度变化和高熔点晶相的分散度。通常锥体达到耐火度时,多数均含液相约70~80%,液相粘度约为10~50pa•s,并随材料不同而异。
因此,可以认为耐火材料耐火度的高低除与测定条件,特别是与试锥的粒度组成和升温速度以及某些材料与测定气氛醇酸调和漆有关以外,主要受材料的化学和矿物组成所控制。对由各种单二组分构成的耐火材料而言,主要取决于化合物熔点的高低。而对由多组分构成的耐火材料而言,取决于主成分和他成分的数量比。杂质会严重降低材料的耐火度。截头三角锥下底海边长8mm,上底海边2mm,高30mm。测定时,在高温下角锥内可能出现液相。随温度升高,液相量增多,液相粘度降低,锥体软化。当软化到一定程度后,锥体因其自重作用而逐渐弯倒。当试锥与标准锥同时弯倒直到其顶点与底盘相接触时,则以此标准锥已确定的弯倒温度为准,作为试锥的耐火度。聚氨酯漆我国通用的标准锥以wz和锥体弯倒温度的十分之一标之。
如对al2o3,含量在20~80%之间的硅可剥漆铝系耐火材料而言,耐火度t 可近似地以al2o3和杂质r 百分含量估算因此,欲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必须提高主成分和主晶相的数量并尽量降低杂质耐火度不是一种物质所特有的绝对物理量,是材料在特定试验条件下测定的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相对技术指标。将试验物料按规定方法做成截头三角锥,与在特定升温速度下具有固定弯倒温度的标准截头三角高温锥,共伺在既定升温速度和一定气氛条件下加热,以试锥的弯倒程度与标准锥弯防锈漆倒程度相当的对比方法测定耐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