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介质酸度的影响
有专家曾证明痕量的酸是烷氧基油漆硅烷水解的强有力催化剂,本文所用的有机硅中间体是由烷氧基硅烷进行部分水解制得的,一苯基三氯硅烷水解时生成hcl,硅烷水解时用hcl来催化。因此催化剂的用量是以氯含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涂料。氯含量的变化也就相应代表了含量的变化。本研究中cl-含量为0.2%~0.4%。
合格cl-含量提供的质子h 催化乙氧基水解可获得黏度合格的硅中间体,cl-含量<0.1%时有机硅中间体黏度偏低,醇酸调和漆过高的cl-含量是不必要的,不仅造成设备腐蚀,而且会缩短有机硅中间体的贮存期水解时温度过高,反应物的分子运动剧烈,彼此碰撞的机会增多,有利于共聚体的生长;温度低,则反之。在实际水解过程中,情况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又互相影响在本反应中,温度不能过高,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反应物反应剧烈,不易控制,甚至会导致胶化。在滴加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在足够的酸催化下聚氨酯漆,有机硅中间体生成的过程即表现为链增长、黏度加大的过程。当配方中水消耗完毕,其质子h 仍可进一步向已经生成的合格有机硅中间体上的乙氧基进攻,使有机硅中间体链节进一步增长。
色谱分160℃/6.6kpa收集物仍发现有水和乙醇蒸出并超过理论乙醇蒸出量。可见在酸催化下随着温度的提高,时间的延长, 可剥漆有机硅氧烷间缩聚反应能不断进行,从而导致有机硅中间体黏度的上升。采用抽真空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后期处理,是促进反应进行、得到合格产品的常用方法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对共聚物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环氧/有机硅比例一定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环氧树脂与有机硅中间体混容性不好,反应活性低;相对分子质量小则形成的涂层机械性能和耐热后的性能较差。因此,考虑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最终产物的羟值和制成漆膜的性能,如常态机械性能和耐防锈漆介质性等,选用羟基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e-20环氧树脂来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有机硅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