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黏剂的固化
为了便于胶黏剂对被粘物面的浸润,胶黏剂在粘接之前要制成液态或使之变成液态,粘接后,只有变成固态的才具有强度。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胶黏剂的固化。热熔胶的固化是一种简单的热传递过程,即加热熔化涂胶粘接,冷却即可固化。固话过程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环境温度低,固化快。为了使热熔胶液能充分湿润被粘物,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熔融温度和晾置时间。对于黏料具有结晶性的热熔胶尤应重视,否则将因冷却过快使黏料结晶不完全而降低粘接强度。溶液型胶黏剂固化过程的实质是随着溶剂的挥发,溶液溶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一定的强度。溶液胶的固化速度取决于溶剂的挥发速度,还受环境温度、湿度、被粘物的致密程度与含水量。
接触面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配制溶液胶时应选择特定溶剂或组成混合溶剂以调节固化速度。配制溶液胶时应选择特定溶剂或组成混合溶剂以调节固化速度,选用易挥发的溶剂,易影响结晶料的结晶速度与程度,甚至造成胶层结皮而降低粘接强度。另外快速挥发造成的粘接处降温凝水对粘接强度也是不利的。选用的溶剂挥发太慢,固化时间长,效率低,还可能造成胶层中溶剂滞留,对粘接不利。水乳液型胶黏剂是聚合物胶体在水中的分散体,为一种相对稳定体系。当乳液中的十分逐渐渗透到被粘物中去并挥发掉时,其溶度就会逐渐增大,从而因表面张力的作用使胶粒凝聚而固化。环境温度对乳液的凝聚影响很大,温度足够高时乳液能凝聚成连续的膜,温度太低或低于最低成膜温度(该温度通常比玻璃化温度略低一点)时不能形成连续的膜。
此时胶膜呈白色,强度极差。不同聚合物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该类胶黏剂时一定要使环境温度高于其最低成膜温度,否则粘接效果不好。反应型胶黏剂的黏料中都存在着活性基团,在固化剂、引发剂及其他物理条件的作用下,因黏度发生聚合、交联等化学反应而固化。按固化方式反应型胶黏剂可分为固化剂固化型、催化剂固化型与引发剂固化型等几种类型。环氧树脂、聚氨酯类胶黏剂多是用化学计量的固化剂固化的;第二代丙烯酸酯结构胶、不饱和聚酯胶等常用引发剂引发固化;一些酚醛、脲醛树脂胶可用酸性催化剂催化固化。